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

寶寶哭時到底該不該抱?孩子半夜不睡覺一直哭,你會怎麼處理?寶寶開心大笑時,你會陪他笑嗎?靜下心來仔細想想,你是否回應過寶寶的情緒?他的喜怒哀樂,做爸媽的你是否參與過?想培養出高EQ的孩子,讓他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,從現在起,請以身作則,與孩子一起做情緒的主人吧!

文/林佩蓉 參考資料/《教出這樣的好孩子》陳姝伶(天下文化出版)

請與孩子一同提升EQ
「不同於IQ受限於天生條件,EQ是可以後天培養的。而EQ不高的父母,養育不出EQ高的孩子?答案是肯定的。」親職教育專家陳姝伶這麼認為。也就是說,孩子的EQ高低似乎取決於父母平時生活中的表現,若凡事都以冷靜、溫和的態度處理;試著說明道理讓孩子理解;包容孩子的缺點……等。那麼,可以預見這孩子未來不會用暴力來解決事情,因為這是他從爸媽那裡學到的。陳姝伶老師在書中表示,正因為EQ是靠培養及學習而來的,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爸媽可以與孩子一同提升,而且隨時都可以開始。

EQ的內涵
情緒智商(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,EQ),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沙洛維(Peter Salovey)和梅耶(John Mayer)於1990年提出。沙洛維認為EQ的內涵大略可分為5個元素: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、合理表達自己的感受、自我控制欲望衝動的能力、知道別人的感受、和諧的人際關係。

3步驟‧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
Lesson 1 認識情緒
【爸媽這麼做】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在不舒服時,表現讓別人知道,於是他們在肚子餓、尿布濕時會哭;開心時會揮動手腳,但是他們並不了解這意味著什麼?陳姝伶老師在書中說,對新生兒來說,許多動作並非出自本身的意願,而是一些反應動作的表現,但是爸媽可以藉與寶寶互動的過程中,描述他的感受讓他明白,而且從一出生就可以開始。媽媽可以跟寶寶說:「你現在哭的很傷心,是因為你肚子餓了!媽媽餵你喝ㄋㄟㄋㄟ,肚子就不會餓了!」在寶寶剛睡醒卻哭泣時,也可以說:「寶寶!你是因為看不到媽媽,所以才哭了!媽媽現在就來陪你喔!」
【寶寶會這樣】讓寶寶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提升EQ的第一步,陳姝伶老師書中認為,時間久了隨著寶寶年齡增長,當他可以用語言表達時,他便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緒。例如:得不到東西會覺得「傷心」;媽媽不在身邊會感到「寂寞」;事情做不好會「懊惱」等,孩子的表達方式不再只有哭,而是用情緒字彙來表現自我。

Lesson 2接受情緒
【爸媽這麼做】當寶寶摔倒時,你會怎麼做?跟孩子說:「不痛!不痛!不哭哭,你很勇敢!」還是邊打地板邊說:「不哭!不哭!它(地板)壞壞!」這兩種都不是很好的反應。在《教出這樣的好孩子》一書中,陳姝伶老師建議,在這樣的情況下,爸媽不如說:「你跌倒了!是不是很痛呢?我來幫你揉一揉。」這樣可以讓寶寶了解他真正的情緒,不會受到壓抑,日後也不會傳達出錯誤的情緒。
【寶寶會這樣】「不要忽視孩子的情緒。」陳姝伶老師書中說。當孩子哭時,許多爸媽可能會轉身離開現場,他們認為「不要理他,他自己會停下來。」其實這樣的做法,對年紀愈小的孩子傷害愈大。嬰兒時期,寶寶有時候會沒來由的哭泣,老一輩的長者都認為不要一直抱,抱久了會習慣,但是這可能會影響寶寶對人的信任及安全感。日子久了,寶寶也變得不愛哭了,因為他知道哭了也不會有人理,但是他也沒有適度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,「但擁有這種想法對EQ的發展是不健康的!」陳姝伶老師在書中強調。因此,建議爸媽應該要正視、接受寶寶的情緒,並且回應他們。

Lesson 3表達情緒
【爸媽這麼做】除了告訴孩子哪些發洩情緒的方式是不對的之外,別忘了一定得告訴他,有哪些宣洩管道是合理的、可被接受的。陳姝伶老師在書中說,一個生氣就會打人的孩子,即使在接受過懲罰後,下一次宣洩情緒的方式一定還是「打人」,更何況若爸媽懲罰的方式是「打」的話,孩子又怎麼會了解打人是不對的呢?因此,建議爸媽陪孩子一起找到適合的宣洩方式,例如:說出來或是大哭一場,甚至是把心裡的感受畫下來,都是不錯的方法。
【寶寶會這樣】情緒的本身並沒有對或錯,而是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好或壞,陳姝伶老師認為,必須經由爸媽的教導,孩子才會了解這點。「你可以覺得很傷心,但是你不可以打人;你可以很難過,但是不可以摔玩具。」諸如此類的教育方式,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,而非發洩在其他人、物品或自己的身體上。如此一來,相信孩子在情緒適當的宣洩後,也能靜下心來與爸媽再做溝通。這時,爸媽所講的道理,孩子才可能聽得進去、也才會記在心裡。

~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da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